簡介
在病人需要接受緊急或暫時性血液透析但沒有瘻管可用的情況下,病人需要接受「暫時性血管通路」的安置手術。暫時性血管通路所採用的主要方法是「經皮穿刺靜脈導管」。
「經皮穿刺靜脈導管」祗能作短暫用途。安放靜脈導管的位置通常會在:
1. 內頸靜脈,
2. 股靜脈,
3. 鎖骨下靜脈。
穿刺導管程序
接受穿刺導管程序時,病人需要接受皮下局部麻醉,之後,醫生會在導管入口處作一個切口,然後將雙腔導管經過導線插入所選定的靜脈內,當醫生用縫線固定導管後,手術便告完成。整個過程需時約15 至30 分鐘。在整個穿刺導管程序中,病人會維持在清醒的狀態。在穿刺導管程序進行中,病人須要合作,保持在指定的躺臥姿勢,並且不可胡亂移動,以減低危險。
若導管是插入鎖骨下靜脈或內頸靜脈,病人須要在手術後接受x 光檢查,以確定導管位置,才可進行血液透析。
手術風險或併發症
這個程序通常十分安全,但亦可能引起以下併發症:
併發症 | 機會率 |
1. 傷口出血 | 1-1.5% |
2. 皮下血腫 | 0.6% |
3. 導管異位 | 0.8% |
4. 導管鬆脫 | 2.5-5% |
5. 導管阻塞 | 8-15% |
6. 導管出口感染 | 2.8% |
7. 靜脈血栓塞 | 0.5% |
8. 空氣栓塞 | 0.2% |
9. 肺血管栓塞 | 0.3% |
10. 氣胸 | 0.25% (在內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導管才會發生) |
11. 血胸 | 0.5% (在內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導管才會發生) |
12. 異常動靜脈瘻管 | 罕見,但有機會發生 |
13. 神經線受損 | 罕見,但有機會發生 |
14. 靜脈狹窄 | 3-50% (鎖骨下靜脈導管機會率較高) |
程序前準備
經醫生解釋施行程序的原因、過程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,病人明白後簽署同意書。
程序後須知
1. 傷口須用無菌紗布遮蓋,病人須保持其傷口乾爽及清潔,亦須避免弄濕導管出口之敷料。
2. 保持個人衞生。洗澡及洗頭時須避免弄濕導管口敷料。
3. 不論浸浴或淋浴均有高風險引致導管出口處感染以及導管移位。洗澡時,建議使用海綿小心擦洗身體,但需慎防導管受到拉扯或受損,亦應避免導管出口處受到感染、導管移位、連接處損壞或管夾鬆開等情況發生。
4. 避免穿著緊身/企領上衣,以免導管受到拉扯或受損。
5. 避免劇烈運動,以免拉扯導管。
6. 避免在導管附近或表面衣物扣上尖銳物件,如扣針或胸針等,以免刺穿導管。
程序後跟進
若有下列情況出現,病人應立即通知腎科醫護人員或到就近急症室診治:
1. 流血;
2. 呼吸困難;
3. 發燒;
4. 導管側手臂腫脹;
5. 導管口有紅、腫、痛、熱、分泌等情況出現;
6. 導管手術縫線鬆脫;
7. 導管鬆脫。
若有併發症發生,「經皮下穿刺靜脈導管」可能需要拔除。病者必須接受重做穿刺導管程序,使血液透析得以順利進行。
備註
只提供有關手術的基本資料,可能發生的風險或併發症不能盡錄。個別病人的風險程度亦為不同。如有查詢,請聯絡你的醫生或所屬腎科中心。